文革時期,國企大單位,每位職工都有自己的工作服,那個時候的工作服就代表著有鐵飯碗,穿上工作服那種感覺是神氣了是無法用言語所能表達。
堅苦年代,管頭管腳管思想的荒唐時期,國人的服裝也是統(tǒng)一的,準許的只有軍裝、軍便裝和中山裝、學生裝,否則就是奇裝異服要橫掃嘍;色澤更是少,白、灰、藍、綠、黃、黑,外加紅,當然那紅色幾乎是舞臺專屬的色彩。
而工作服,此際卻有橫空出世、橫刀躍馬之勢,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。在城市,看到身著工作服的青年,任憑是誰都會多看幾眼;能在工廠上班,沒有去上山下鄉(xiāng),真是老天爺的眷顧啦;可謂是同齡的嫉妒,長輩的眼熱,姑娘們愛慕呢。哪怕是在農村,那身著工作服,照樣還是引人注目的;或是電工,有技術還輕松呢,或是拖拉機手之類的,www.wkndcartel.com 反正肯定是要和技術、機械等等打交道的啊。
在北大荒屯墾戍邊時,知青大家伙的都想干機務,那多一元的工資是小意思,當然那個年代的錢還是挺值錢的;大頭則是包括工作服在內的勞保用品方面的待遇,機務和農工,可謂是天上人間了,那才叫人眼紅呢。說句難聽話,機務排的人啊,連時髦的女知青,休息天都大多是工作服加白毛巾裹著脖子,頭頂工作帽而挺胸仰臉扭屁股,顯擺著進食堂打飯呢;咋個說道呢,呵呵,窮嘚瑟唄。
是啊,當年北大荒的機務,有工作服、工作帽、毛巾、手套、工作鞋、肥皂等等一系列的勞保用品的,真是從頭發(fā)到腳;而農工除了手套就沒有任何的勞保用品了,于是,同樣的農業(yè)工人,勞保待遇的巨大落差,農工們自然是心有怨氣呢;也難怪啊,誰讓咱們是機械化的現代農業(yè)呢,決定農耕命運的是機務,而非人多勢眾的農工啊。
這個理兒,咱也是進了連隊的三人指揮組,老是跟著連長指揮機務作業(yè)而漸漸懂得和信服的。此后,對于農工們的怨言,對不起,咱也站在機務的角度說話了,雖說自己也是不穿工作服的會計;但凡事都得服個理兒,對吧,這才是公道呢。
哈哈哈,在北大荒時,咱就是沒混上個工作服啊,直到進鐵路當上橋梁工,才如愿以償。那個藍灰色的勞動布的工作服哦,以夾克衫為基準式樣,的確,穿上后既寬松又得體的,自我感覺真是驕傲啊。
那時,我們在杭州的近郊地段、杭長線的運河大橋施工呢,休息天回家都在義橋碼頭上船,一角六分錢的船票,歷時四十五分鐘到達杭州的賣魚橋輪船碼頭。上班則是反向的折回,坐車也行,但要行走五里地才能到工區(qū)的駐地。
那個年頭,比我年長的橋梁工們,大多已經成家,夏天都是喜歡穿的確良的襯衫的;唯獨咱是例外,總也穿著工作服回家往返,坦然面對那些五花八門的打量的眼光。咱可是從來就我行我素,天馬行空,獨往獨來的哪。
說來也怪,素來就怕熱的咱,盛夏酷熱時內著汗背心,外套工作服,坐車坐船也沒感到熱得難受啊??磥?,這臭美之心啊,的確還很有精神支撐力呢。